69看书网 » 穿越小说 » 穿越之我是耿精忠最新章节列表 » 第五百四十三章 局势 (2/3)

第五百四十三章 局势 (2/3)

文/物理教尸
穿越之我是耿精忠 | 本章字数:897.36万字 | | 穿越之我是耿精忠txt下载 | 穿越之我是耿精忠手机阅读
但是,说到经济实力,松江府却足够进入前三甲。哪怕是金陵,都比不上松江府的经济实力强大。甚至,要是按照人口比例摊分下来的话,松江府绝对是排名第一。

历史记载,从明朝后期,国家的主要财政收入,都是来自东南半壁的南直隶、浙江等省。而在这东南半壁里面,又以扬州、苏州、松江、杭州府等几个地区最为丰厚。随便抽取一个府上缴的财税,都有可能超过内地的一个省。

这一切,都要归功于明末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。或许,在当时,还没有人明确的提出,什么是资本主义。但是,明朝的商人,已经用行动诠释了什么叫资本主义。松江府的手工场,几乎占据了全国数量的八成以上。其他的二成,是在苏州。

松江府的纺织业,在整个大明,都是首屈一指的。这里几乎大街小巷,甚至是偏僻的乡村,都在生产棉布、绢帛、绫罗绸缎、纱等纺织品。在松江府,种地种田的人很少,家家户户,都在从事纺织业。从万历后期开始,就有“卖不尽的松江布,收不尽的魏塘纱”的说法。可见,这里的布纱产量之大。

事实上,松江府出产的棉布绢帛,绫罗绸缎,不但满足了国内的需要,还满足了海上贸易的需要。松江府有自己的出海口,大量的纺织品,可以在港口直接商船,然后贩卖到海外去。苏州的纺织品想要出海,还要走运河呢,松江府却是根本不需要。

明朝时期,各地军队都还是朱元璋定下的卫所制度,天下最富的就属金山卫了,没有之一。它管辖的几个港口,都是松江府布纱的出海通道。当时的松江府,其实没有真正的民用港口,全部都是军用码头,也就是俗称的水寨。这些水寨,战斗功能没有,贸易的功能倒是很强。后来,涉及到各方利益的牵扯,朝廷也是睁只眼闭只眼,不闻不问了。这些卫所的码头,就成了真正的民用码头了。

有明一朝,都没有参与到大航海时代中去,都依然是贸易顺差。为什么却每年都能从海外赚取大量的银两?很大的原因,就是因为中国的丝绸绢帛等产品,成本是其他的国家,根本无法相比的。就算别的国家,掌握制造丝绸的技术,在成本上,也无法战胜明国。松江府没有什么出名的人物,也没有什么出名的历史事件,这里最多的,只有商人。准确的来说,是一群的手工场场主。他们从事的主要行当,就是纺织业。他们的财富并不逊色晋商多少,甚至还有胜出。

后世的上海是国家第一大都市,现在虽然还没有达到那般高度,但是由于这里地理位置十分突出,耿精忠当然也是要大力发展的。对于这样一个地方,耿精忠当天要亲自来看看,因地制宜,实行特殊的经济管理政策。

要将江南各地的纺织业,都全部管辖起来,需要一个级别比较高的机构,进行全面的管理和协调。清朝时期设置的著名的苏州制造局,就是专门管辖苏州和松江两府的纺织业的。耿精忠在福建也设立了这样的机构,可是现在还没怎么管到江南地区来,只是情势变化的太快,清廷完蛋了,这江南的事情也的加快。现在,耿精忠也决定,再成立一个松江织造局,仍然直接隶属他的大都督府政务部管辖,将来也是归国家直属。

刚到松江,没怎么参观,他就先专心的听着松江府知府田耀祖来做的汇报。

好家伙,数据统计可是吓了耿精忠一跳,苏州他去过,没有那么多的手工作坊,但是规模较大,也已刺绣为主,但是松江不一样。到目前为止,松江府辖下各县,总共在册的有手工工场四千多所。雇工人数最多的,超过千人。雇工人数最少的,也有十余人。要是不够十人的,那就不计算在内了。那些,不能称为手工场,只能说是家庭小作坊。

每天,整个松江府,至少出产十万匹以上的棉布,还有其他的绢帛绸缎之类的。每天,运载棉布和其他织品的船只,从松江府的各个码头,沿着运河一船一船的北上或者南下。每天,从其他地区运到松江府的棉花,至少有好几艘的大船。这也幸好现在运河全部控制在马尾军的手上,要是山东是在清廷或是吴三桂的手上,那想北上也不成的。

其实,现在的松江府,还不是最繁荣的时候。由于战乱的影响,没有足够的棉花供应,生产出来的布纱,生产出来的布纱,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。一些实力比较差的手工场,就不得不倒闭了。随着局势的稳定,供应和销售情况的逐渐正常,手工场的数量,还在进一步的增加。

“现在沿着长江向内陆去的商船多不多?”耿精忠问道。

“不是很多,自从几年前大战起时就开始受到影响了,吴三桂和清廷在岳阳、武汉大战的那么长时间就几乎没有商船过去,也没有过来的。这会子虽然长江上消停了,但是商船还是很少。”

“不行,这样不行,不然即便是有政务部的优惠政策,小作坊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倒闭的。商船数量太少了。”耿精忠缓缓的说道。

“大都督是想?”田耀祖不确定的道。

“田大人,我一贯主张的治政方针,从来不是将百姓牢牢的束缚在自己的土地上,安安心心的耕种,不要去做任何别的事情。我觉得,社会的发展,经济的发展,都需要百姓们流动起来,赚钱养家。因此布还要大量的产,但是,没有销路更不行,我们不能就应为战争就把内陆市场放弃了,那是

(快捷键 ←) 上一页:第五百四十二章 随州城破(2/3)章节列表下一页:第五百四十四章 发展(2/3)(快捷键 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