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9看书网 » 历史小说 » 隋末我为王最新章节列表 » 第九十三章 世间奇物 (3/3)

第九十三章 世间奇物 (3/3)

文/吴老狼
隋末我为王 | 本章字数:1536.21万字 | | 隋末我为王txt下载 | 隋末我为王手机阅读
战兢兢的陈老三领着家丁在门外跪地迎接,隋炀帝却连看都懒得看上一眼。

制棉工具早已被搬到了比较宽敞的陈家后院中,在隋炀帝的亲自命令下,陈应良从云定兴处借来的十名工匠各司其职,当场向隋炀帝演示了如何利用简陋工具提取棉花纤维,如何用木磨盘把纤维压制成片,上线固定,再如何制成棉衣,同时因为早有准备的缘故,这些工匠还当场制成了一件棉衣、一条棉被和一个棉枕,一起呈献到了隋炀帝的手中,陈应良又将棉被和棉枕的用途告诉给了隋炀帝后,大喜过望隋炀帝还命人立即取来一张卧榻,当场测试了盖棉被与睡棉枕的感觉,赞不绝口。

“诸位爱卿,别楞着了。”盖着棉被,隋炀帝指着那件刚刚制成的棉衣,大笑说道:“都穿上试试,都穿上试试,朕自打穿上了棉衣,龙体就一直十分舒适,感觉比穿着皮裘还要暖和,还没有半点皮裘的异味刺痒。”——这里可不是隋朝的工匠不给力,是那时代还没有皮毛的脱脂工艺。

得到了隋炀帝的允许,早就已经无比好奇的文武百官当然是迫不及待轮流试穿棉衣,结果在大冷天穿上了棉衣后,众人发现确实暖和异常,至少不在这个时代唯一有效的御寒裘衣之下,比起民间穿的芦花(芦苇)衣来,简直是强出十倍都不止。但即便这样,在场绝大部分的文武百官还是万分糊涂,至少右丞相苏威就是如此,还忍不住向隋炀帝问道:“陛下,此物御寒功效确实不错,可是这有什么用?穿裘衣,不是也一样能够御寒吗?”

“老糊涂”隋炀帝突然大怒,大喝道:“亏你还是尚书仆射,怎么连点脑子都没有?朕问你,一件皮毛裘衣,用常见的羊皮制成,需要几只羊的全皮

“至少需要两只羊的全皮。”苏威对这点倒是很清楚,老实答道:“如果羊小的话,也许还要三只。”

“那么一亩土地,能养出几只羊?”隋炀帝追问道。

“这……。”苏威有些傻眼了,犹豫着答道:“老臣不太清楚,但想来一亩地,大概也就最多养一两只羊吧。”

“很好。”隋炀帝点头,从卧榻上坐起说道:“好,就算一亩地能养两只羊,两只羊的皮毛能制成一件御寒裘衣,等于就是一亩地能出一件御寒皮衣——那么苏爱卿,你可知道,一亩地能够产出多少白叠子花?又能制成几件同样可以御寒的棉衣?”

“这……。”苏威彻底无话可说了,只得请罪道:“陛下恕罪,老臣初次见识棉衣,实在不知。”

“裴爱卿,告诉他。”隋炀帝向旁边的裴蕴吩咐道。

“微臣遵旨。”裴蕴恭敬答应,又转向了苏威,朗声说道:“苏右丞,白叠子在海外的产量,最少也是一亩地六十斤以上,而制成一件棉衣,最多耗费白叠子不过四斤,这也就是说,一亩地至少可以产出十五件以上的御寒棉衣,是养羊制寒衣的十五倍”

看了一眼张口结舌的苏威,裴蕴又微笑说道:“此外,一亩地用来种粮,可以产粮一石左右,按目前市价,折换为钱价值四千以上——而目前市价,一件裘衣至少价值三千钱十五件棉衣能折换成多少钱,苏相请自己算算吧。”

鸦雀无声,满场震撼,正好在试穿棉衣的李渊更是楞立当场——因为李渊已经明白了棉花的经济价值与军事价值。许久后,全天下数得着的大地主宇文述忽然大叫一声,冲裴蕴问道:“裴大夫,你真不是在说笑?一亩田地,能够种出六十斤以上的白叠子花?”

“宇文柱国,千真万确。”陈应良接过了话题,战战兢兢的说道:“其实下官还打了好几个折扣,就下官所知,在海外,还有一亩地产白叠子数百斤的记录”

宇文述张口结舌,半晌才狂喜说道:“这么说来,种白叠子要比种粮食强出至少十倍以上了?这玩意,我家的花园里也种了不少啊”

“满嘴铜臭只会盯住蝇头小利,你懂什么?”

隋炀帝开口呵斥,又激动说道:“诸位爱卿,你们可以想一想,如果我们大隋有了足够的棉衣,可以在北方边境屯驻多少军队?”

“朕在征讨高句丽、突厥和契丹时,是否用得着刻意避免严冬苦寒天气?

“朕拿下了东北苦寒之地后,是否还用担心无法驻兵屯民,不能有力控制东北之地,又给了那些不服王化的蛮夷贼寇卷土重来的机会?”

“长城以北的草原战场,西北沙漠的苦寒之地,常年积雪的吐蕃战场,朕还是否用得着担心冬天不能用兵?”

“朕为什么没能早得此物?”激动说着,隋炀帝仰天长叹了起来,“朕若早得棉衣,两次亲征高句丽,又何至于无功而返啊?朕若早得此物,世上又岂能有《无向辽东浪死》一歌?”

(快捷键 ←) 上一页:第九十二章 越闹越大(3/3)章节列表(快捷键 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