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9看书网 » 穿越小说 » 大明武勋最新章节列表 » 第六十五章 中原失去的优势 (2/2)

第六十五章 中原失去的优势 (2/2)

文/一颗红薯
大明武勋 | 本章字数:208.79万字 | | 大明武勋txt下载 | 大明武勋手机阅读
,道:“殿下怕又有什么为难事,又要算在老夫头上?”

朱厚照大赞!

这位大明朝的顶级智者,一下就看清了问题所在。

他被这天大的喜讯,也只是迷糊了极其短暂的时间!

但朱厚照却不再说耕牛的事,反而问起了一个问题:“以李师傅之慧,想必能教本宫,至汉以来,及至前宋,为何一汉当五胡,愈发不可逆?”

李东阳深深看了一眼朱厚照,沉思起来。

朱厚照所说,乃是出自于西汉陈汤:“胡人兵刃朴钝,弓弩不利,前者五人方当汉兵一人。今闻颇得汉之工巧,然犹三而当一。”

这位大人学贯天人,对于这段历史,当然是熟悉的。

别看华夏文章满天吹,今日吊打西域,明日追亡逐北,封狼居胥。

但一个不可掩盖的事实——至秦以来,华夏对上草原民族每况愈下的不堪事实。

秦时,随意派一个小兵,就能于匈奴数万大军前,肆意吊打匈奴当户。

汉武帝之际,霍去病封狼居胥,一汉当五胡,更是无数人为之热血沸腾的历史事实。

哪怕三国时期战乱四起,就公孙瓒一个白马义从,也能将乌恒追得像兔子。

至唐,李靖六千人能打得三年前还兵临长安之下的骄傲突厥人,像孙子一样再入长安请降。

但到了宋朝,往往数个汉人,都打不过一个胡人。

一直到了大明,到了朱元璋,练就了一支天下无敌的骑兵,才真正以一比一的战损,狠狠干翻了草原。

但是,成祖之后,土木堡事变、瓦剌百万大军困北平、耻辱性的贸易、嘉峪关修缮……莫不彰显着大明再一次被草原吊打的事实。

————分段————

胡人兵刃朴钝,弓弩不利,前者五人方当汉兵一人。今闻颇得汉之工巧,然犹三而当一。

这句话的意思,彰显了一个事实——技术外泄!

当胡人掌握了华夏发明的冶铁技术之后,一汉当五胡的时代,就成为了历史。

当然,还有儒家怯战的这个因素。

但这个因素,二人都不敢说!

李东阳对于这段历史自然无比熟悉。

但是,他也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!

简单来说,他知道草原也学会了冶铁,更学会了耕种。

但这就是草原能打赢华夏的真正原因?

为何到了宋朝,忽然间就失去了优势?

仿佛……草原民族开了一个外挂,忽然间就崛起了!

但朱厚照告诉他:“至秦以来,青铜换钢;及至前宋,以煤换碳!”

李东阳疑惑不解。

朱厚照也懒得去详细解释!

因为,碳炼钢能产生更优质的钢铁,煤炼钢看似省却了木材,甚至能产生更高温;但偏偏煤中有一些后世才能发现的杂质,从而导致刀锋易折!

一直到大明的今天,煤炼钢已经全盘取代了碳炼钢……后果是什么?

是再也炼不出唐代的陌刀,再也炼不出精钢武器!

从而,华夏丧失了最大的依仗!

除了朱元璋时期,整个华夏民族以莫大的决心与勇气,以血换血,以命换命,才恢复了华夏河山。

但到了后期,当儒家当政之后,大力倡导士大夫与皇帝共天下,倡导男耕女织,倡导诗书传家,倡导反对机械饰变、奇巧淫技,倡导亲亲相隐,倡导轻商重农,倡导禁海,倡导愚民之后。

发生了什么?

当然是战斗力的剧烈衰退!

但朱厚照能说出口的,只有一个因素,武器!

武器落后了!

李东阳也立即明白了朱厚照的意思——本宫,能冶炼出最好的武器,就如宣府之时,随意一刀,能斩断百炼之刀。

并且,能大规模冶炼!

到了这个时候,朱厚照才说出了来意。

他要用安胎药,去换耕牛!

他不怕草原人口膨胀,他也不怕草原的骑兵!

李东阳谓然叹息。

谁怕了?

老夫的父母,哪一个不是武人世家出身!

老夫家族随洪武进京,历济南卫、燕山卫,逢靖难之役,遇土木事变,死的人又少了?

但李氏又有谁怕死了?

可事情的衍变,真如殿下所言?

要知道,草原一直不曾占领中原的根本原因,就是人口!

成吉思汗攻打欧洲的时候,真正的蒙古人也不过数万。

彼时,要是蒙古人有几十万的话,会发生什么?

整个天下,绝壁全是蒙古人的牧场!

没有如果,会百分百!

“殿下,您给老夫出了一个大难题……”

李东阳幽幽说出这句话的时候,朱厚照已经鸿飞杳杳,早已不知所踪。

只剩下一杯清茶,慢悠悠地散发着热气。

(快捷键 ←) 上一页:第六十四章 一个赌棍引发的意外(2/2)章节列表(快捷键 →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