69看书网 » 历史小说 » 三国之江山美色最新章节列表 » 第一百四十九章:袁绍病危 (2/3)

第一百四十九章:袁绍病危 (2/3)

文/楼主大大
三国之江山美色 | 本章字数:218.56万字 | | 三国之江山美色txt下载 | 三国之江山美色手机阅读
。”

关于袁绍对董卓的这个态度,有很多人认为不对,不应该反应如此强烈,甚至因为一句话就要兵刃相见,起码可以先应付一下,以后可以“缓图”。但此时董卓虎狼之心已现,而其施行的强硬政策又非十常侍可比,京畿受制而兵权被夺,多留无益,提前出走以谋长远发展才符合实际情况,后来曹操返回陈留起义,以及刘备借口进攻袁术与这个时候袁绍的情况都类似。袁绍逃出洛阳后,在渤海起兵,曹操也出逃至陈留举旗呼应。

初平元年正月,“东郡太守桥瑁诈作京师三公移书与州郡,陈卓罪恶,云‘见逼迫,无以自救,企望义兵,解国患难。’”促成十八镇诸侯共讨董卓,以袁绍为盟主。

只不过当时十八镇诸侯各怀异心,自己的小算盘精得很,除了孙坚、曹操、鲍信外,有几个肯出力气?例如兖州刺史刘岱与东郡太守桥瑁,联军刚刚打了一次胜仗便互相看着对方的地盘流口水,打得不可开交;公孙瓒则借着讨伐董卓的名义,从一开始便把“自己人”韩馥打得不敢出家门,意图吞并冀州;而开始时作战还很勇猛的孙坚,因为攻打阳人与汜水关时消耗过大,在董卓西遁,联军进入洛阳后,也不声不响的悄悄返回了驻地,可能他认为划不来。就这样一支乌合之众想攻破董卓残暴之师,难度可想而知。

况且联军虽然讨董有匡服汉室之名。但袁绍毕竟不是皇亲国戚,作为盟主于理有亏,少帝此时已被董卓所废,另立皇族为帝也是理所应当。楚汉相争时,项羽借着拥护楚王的名义就占了不少便宜。自从董卓入京后,汉朝已经真正的名存实亡,各地方武装纷纷独立,有的确实仍想勤王,但更多的是打着这个旗号谋图自己的利益。

因此,想用“勤王”这个名义将各怀鬼胎的地主武装们联合到一起只是一个空想而已,只能结成一个空有其名的联盟,却起不到任何实质性的作用,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。经过了汜水关一战后,更多诸侯想到的是没有必要为一个只有空壳的皇帝牺牲自己的实力,因此联军瓦解也是必然的了。无论袁绍当时是否是这么想的,但他的做法从道义上讲已经尽了自己所能而又保存了自己的力量。到这个时候为止,袁绍既为匡服汉室尽了自己的力量。…。

讨董联军瓦解,袁绍回到驻地渤海。袁术与袁绍有仇隙,联盟公孙瓒,夹击袁绍与曹操。公孙瓒派刘备屯兵高唐,单经屯平原,陶谦屯发干,逼迫袁绍,被袁绍与曹操击败。韩馥因为被公孙瓒打怕了,便把冀州牧让给了袁绍。这样,袁绍用自己的立下的威名与德高望重,轻松拿下了冀州。

河北的争夺主要集中在袁绍与公孙瓒两个人身上,并且在界桥进行了一次大战。“瓒步兵三万余人为方陈,骑为两翼,左右各五千余匹,白马义从为中坚,亦分作两校,左射右,右射左,旌旗铠甲,光照天地。”。

这个阵势是相当吓人的,公孙瓒与乌丸军队作战喜欢骑白马,异常勇猛,经常打胜仗,甚至乌丸人互相转告说“当避白马”,后来公孙瓒挑选善于骑射的将士,配以白马,组成“白马义”,成为作战的主力部队,战斗力很强。面对这样一支善战的部队,袁绍提拔了久在凉州的良将曲义,率领八百人为先锋,对抗公孙瓒的三万多人。

曲义的八百凉州兵很是骁勇,开始时伏在壕沟中隐而不动,公孙瓒箭弩射不到,便意图践踏过去。等公孙瓒的军队接近时,曲义及八百凉州兵“乃同时俱起,扬尘大叫,直前冲突,强弩雷发,所中必倒,临陈斩瓒所署冀州刺史严纲甲首千余级。”

公孙瓒退回界桥,陈兵再战,又被赶上来的曲义击败,曲义直接攻占了公孙瓒的大营。袁绍只率领十张强弩及几百戟兵随后,被公孙瓒的二千多骑兵突然重重包围,别驾从事田丰劝袁绍躲进空墙里避难,袁绍“以兜鍪扑地曰:‘大丈夫当前战死,而入墙闲,岂可得活乎?’”

于是将士大受鼓舞,奋勇杀退了敌兵。这一战既显示了袁绍善于因时而异,大胆起用人才,也表现出了刚毅果敢、临危不乱,面对敌兵的重重包围,勇猛果断的率兵杀退敌人。界桥之战后,魏郡与黑山贼谋反,聚众十几万进攻邺,当时袁绍正与将领们喝酒庆祝胜利,听到这个消息后,很多家在邺里的人开始惶恐不安,有的甚至开始哭,但“绍容貌不变,自若也。”非常有领袖的风度。

袁绍回兵邺,黑山贼陶升闻风而降,随后,袁绍进军朝歌,仅用五天便攻破反乱的于毒,接着北上击败了刘石、青牛角、黄龙、左校、郭大贤、李大目、于氐根等人,扫清了叛乱的余党。

公孙瓒自从被封为前将军,易侯以后,开始骄纵,加上连年征战,与刘虞争夺地盘,甚至杀了当时声望很高的刘虞,实力每况愈下。建安四年,袁绍看准时机,派大军包围了易京。公孙瓒内外交困,士气土崩瓦解,被迫自杀。自此,河北得到统一。此时,董卓已死,沮授建议迎汉献帝迁都邺城,郭图和审配则反对说汉朝皇帝不但没有任何用处,而且如果迎接过来反而会使自己处处受到制约,不便以后发展自己的势力。袁绍没有采纳沮授的建议,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,而这也是他不如曹操的一个有力证明。

统一河北之后,袁绍逐渐开始骄傲起来,随后挥师南下,与曹操、高谨相持,最终败北,从此一蹶不振,袁

(快捷键 ←) 上一页:第一百四十八章:益州内部的危机(2/3)章节列表下一页:第一百五十章:兄弟反目(2/3)(快捷键 →)